第226章 大明最大的炮厂-《大明:我与朱棣争天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们从广西隆安往云南广南府运时,还是靠花钱请了当地土司帮忙才行。

    所以沈骏的意思是,最好在能附近解决。

    “楚雄有。”朱高煦这时道:“云南的铁矿不少,主要集中的滇中。”

    “我已经在楚雄设了据点,专门收购,昆明也有人专门收购,会全力向你们供应。”

    短期内朱高煦只能靠收购,但长期的话,还得自己有铁矿,他已经派人到处搜寻,西平侯也全力支持配合他。

    但云南这地方和大明其他不一样,很多矿产都是在当地土司手上,不好明抢,所以只能靠自己发掘。

    沈骏接着提到盐。

    因为云州距离广南府实在太远了,想运一次货过来太难,粮食他们靠自己屯田解决,盐和糖这些必需品也是要解决的。

    孙胜从三护卫只带过来一千户,只有这一千户是军户,由朝廷供养,会提供盐。

    其余募集来的三千户佃户是需要朱高煦汉王自己养的,他们的盐就必须得汉王解决。

    朱高煦马上道:“这个也没问题,从大理府运过来。”

    云州北边的大理府距离他们比较近,大理西边是云龙州,段氏世袭。

    这个段氏,应该是以前大理皇室的世袭。

    段氏的地盘和附近的杨、李、沙,三大土司,都有云南的盐井。

    云南仅有的几片盐井带,就在这四家地盘上。

    一般来说,盐的原料来源可分为4类:海盐、湖盐、井盐和矿盐。

    古代因为技术水平的原因,主要是海盐和矿盐。

    开采古代岩盐矿床加工制得的盐则称“矿盐”。由于岩盐矿床有时与天然卤水盐矿共存,加之开采岩盐矿床钻井水溶法的问世,故又有“井盐”和“矿盐”的合称——“井矿盐”,或泛称为“矿盐”。

    云南的盐井就是后者,但是同样因为技术原因,这种盐井的产量水平远远低于海盐,质量也略有不如。

    所以云南盐价比较高,且云南西面用的都是盐井盐,东面更多用的都从中原和沿海运来的海盐。

    像杨立山在过去几年就经常运盐到云南来卖给东面的土司们,包括那氏、侬氏等。

    云州与广南府的距离,相当于三个云州与云龙州的距离。

    所以云州这边用云龙州的盐井盐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