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前方两军十余万人打的热火朝天,丛林里朱高煦的兵马正在闭目养神。 李远、徐祥等将都围着朱高煦,也不知道朱高煦心里在想什么。 但这仗不是朱高煦指挥的,也不是李远的意思,是燕王让朱高煦找地方躲起来,以为伏兵。 只是伏兵的地方,让朱高煦自己选,所以朱高煦就找了这里。 这位置就在虹县和灵壁中间,前方燕军和平安军大战,众人以为,朱高煦要等平安败退或撤退经过时,再截杀。 好像燕王也是这个意思。 等了一上午加下午,大概午时四刻时,有部份南军骑兵大概七八百骑,从东面疯狂撤退,好像是平安的兵马往灵壁去了。 朱高煦部下诸将一阵喧闹,听到哨骑的汇报,有人问打不打? 朱高煦听罢,直接摇头,不打。 父王只让我们埋伏,但怎么打,还得听我的。 李远也点头:“平安还未大败,这些兵马没意思。” 徐祥欲言又止,因为不一定是平安败,万一燕军被打败了呢?不过现在肯定不能说这些话。 诸将都在谈怎么打平安,朱高煦听了会便道:“不一定要打平安。” 众人一愣。 “何福可能会出兵救援平安,咱们打何福,何福步兵多,没啥骑兵。” 朱高煦的口头禅就是柿子还拣软的捏。 平安全是骑兵,何福几乎全是步兵,为啥不打步兵? 特别步兵出来救援时,可能在小跑,队形也拉的长,不够密集,骑兵一冲就破。 众将一听,恍然大悟。 李远赞道:“大伙都在想怎么打平安,高阳王能想到打何福,果然有大王的风采。” 诸将纷纷跟着拍了顿马屁。 朱高煦一愣,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?我可不想当朱棣。 但不得不说,朱高煦从一个菜鸟,经过靖难这三四年的多次战役,越来越成熟,也越来越有套路。 燕王让他埋伏之初,也是让他准备突袭平安。 没想到朱高煦会反过来想,突袭何福。 因为只要何福的兵马被击败,平安军肯定军心大乱,不战自败。 果不其然,大概到后世下午四点左右,何福按奈不住,决定去救援支持平安,亲率五万步骑出城,其中步兵占了多数,骑兵只有三千。 朱高煦看着何福的骑兵先经过,等着后面的步兵大营。 何福急着去救平安,根本没想到有大股兵马埋伏在丛林里,也没空派哨骑查探。 数万步兵排成长龙在官场上慢跑,在前锋大概一万人经过丛林后,朱高煦一声令下,全军出击。 轰隆隆的马蹄声震憾的着大地,也把南军吓了一跳。 其实朱高煦兵马不多,也就五千骑,但南军现在成长队形,又在小跑救援,突然遇到伏兵,何福也吓的赶紧示意抱团取暖。 步兵只有密集起来才能对抗骑兵。 但朱高煦打仗很少用骑兵冲阵步兵,他还是老套路,几乎与相反的方向和南军在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