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三章:落网-《罪案之现场密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死马当做活马医,现场所有东西被翻了个遍,除了那个小铁片和这个塑料盖,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发现。连现场东边的那座小山,秋宇都去找了一圈,虽然发现了一些不太明显的人为活动痕迹,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?没有直接的证据,你有再合理的推断和解释都是白搭。

    秋宇认为,现场出现这种类型的瓶盖,应该属于一种异常的情况。这个盖子,经过秋宇找赵丽玲反复核实,应该是她从床底下的燃烧残留物里找出来的。而这个盖子,看上去绝对不像是在床底下尘封多年的东西,明显要新鲜得多,应该是近期才丢到床底下的。秋宇没有犹豫,立即安排人将这个毫不起眼的塑料瓶盖,送到了市局刑侦支队的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。

    经过研究所多次反复的检验,功夫不负有心人,终于从上面获取到了一定数量具备检验鉴定条件的dna。可惜的是,在上面并没有检验出柴油的成分。得知这个消息,秋宇难免有些小激动,又立即安排法医去了一趟现场,将居住在小李村17号的所有成员,也就是死者的父母和外公外婆的血样都取了回来,连同死者的血样直接送支队进行dna比对。比对结果一出来,果然与之前猜测的一样,与死者、死者父母和外公外婆的dna完全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得到这个消息,秋宇差点激动得跳起来大叫。不过,激动过后,秋宇冷静下来一想,心里还是很有些七上八下,不放心的感觉。万一这个东西要是死者或者死者家的人在路边随便捡回来,之后又随随便便的丢到了现场的床底下或者床周围,那岂不是得冤枉了别人。

    为了以防万一,秋宇安排人专门到了各大超市,将类似这种盖子的所有塑料桶每种买了一个回来,有装洗衣液的、装机油的、装饮料、装酱油的各种各样的都有,全部加起来,满满的装了两大箱,足有二三十个。秋宇亲自带着这些东西,去到了死者家里,让死者家属慢慢回忆,是否近期在家里见到过这种类似的桶。

    经过反复的辨认,死者家属准确回忆出,家里确实有几个这样的塑料桶,分别放在了哪些地方。秋宇不依不饶的,又让家属在家里翻箱倒柜的一一找了出来才肯罢休。直到死者家所有类似的桶都一一核对清楚了,才松了一口气。现在,他可以确定,现场发现的这个盖子,不是死者家人带回来的。这样的话,是嫌疑人带到现场的可能性已经变得极其之大。

    这个盖子,它原来盖着的容器,极有可能就是嫌疑人用来盛装柴油的。嫌疑人用它装了柴油之后,为了怕泼洒出来,应该还在瓶口垫了塑料之类的东西,作为密封使用。泼洒柴油的时候,顺手将它丢在了现场,而那个瓶口垫着的塑料,埋葬在了火里,没有留下任何痕迹。甚至连盛装柴油的桶,都有可能丢在了现场,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,最后,只剩下了半个盖子。刚好,这剩下的半个盖子,还是用手拧的部位。

    看来,冥冥之中,自有天意。嫌疑人想把所有的证据,所有的一切都毁灭在那场大火中,可惜,最关键的东西,还是留下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人在做,天在看,看来,连老天都容你不得。”秋宇内心有个声音在呼喊。

    案发后第四天,一大清早,嫌疑人高进峰在自己打工的洪桥村伐木场,被鹿城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直接抓获。这家伙虽然被抓,但却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,甚至还装作一脸的无辜。将他带回公安局的时候,秋宇刚好遇到,匆匆看了一眼,连秋宇都产生了一种错觉:是不是抓错人了?

    高进峰被带进了审讯室,直接坐上了老虎凳。之后,留下两个民警看守着他,便再也无人跟他说过一句话。

    另一边,钱治国、彭辉、秋宇及何强等人,坐在电脑屏幕旁边,通过摄像头观察着高建峰的一举一动。

    高进峰长得很一般,中长发,体型中等,没什么突出的,属于那种站在人群之中也毫不起眼的类型,穿着牛仔库和黑色的夹克,一身都很脏,连头发里都还有些木屑渣子。也难怪,抓这家伙的时候,他正在伐木,怎么可能干净得到哪去。

    在老虎凳上叫嚣了半个小时左右,那两个看守的民警跟两个聋哑人似的,任你如何叫唤,如何喊冤,都自顾坐在办公桌边玩手机。见实在没人理他,高进峰垂着头,不再说话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