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,但也没有持续多久。 最后的结果令所有人都感到震惊,万余人的黄巾军多数向曹营军士投降。 饶是如此,殷红的鲜血依旧将曹营将士身上的铁甲染得一片红,看起来更加杀气腾腾。 三百对一万,这个战绩听起来很夸张。 但黄巾军就是如此,顺风猛如虎,逆风病成猫。 打打寻常老百姓还行,真遇上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立马就跪了。 当年卢植带着几万人追着黄巾军四十万人打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 “末将许褚拜见曹副统领!” 打扫战场时,许褚主动找到曹休,向他行礼。 曹休急忙将之扶起…… 他早就看过李翊的精囊妙计,说是危急时刻自会有他人前来帮助,原来先生说的就是汝南义军首领许褚。 一切的一切的,都在李翊的谋划之下。 最开始,截天夜叉何曼自诩武艺高强,脾气火爆,受不得激…… 加上为了鼓舞士气,便会主动出来挑战。 然后一个五十余岁的黄忠出马将之斩杀,不仅能够重创士气本就低落的黄巾军,还能够极大提振曹军的士气。 而黄忠一招斩敌,一箭三连,也是一战成名。 可谓是一箭三雕! 就连最后的许褚及时杀出,防止何曼军队溃散,将来重新形成气候,也在李翊的谋划之内…… 呼…… 曹休长呼口气,感慨连连。 虽然李翊没有出现在战场上,却又好像置身于战场的每一个角落,每一处都有他的身影。 这就是传说中的,“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”罢…… “足下想必就是许褚许仲康吧?久仰大名……” 曹休对许褚格外的客气…… 出征前先生就表达了对许褚的重视,再到之后比肩作战之时,他就看出此人力气极大,武艺更是远超常人。 甚至……曹休隐隐约约能感觉到此人能和典韦一较高下。 “……哈哈,俺有啥大名?” 许褚听到曹休这话,不觉好笑。 “不过是一介白身,多亏李司马赏识,给俺一次投军的机会。” “倒是曹将军你,许某在汝南也听过一些你的事迹。” “现在你可得带俺去见你们家先生,我可是听那诸葛小先生说了,你们军中每天都能吃三斤粮食,一斤肉哩……” “你可莫要哄俺,俺弟兄们都指着俺吃饭呢。” “哈哈哈……” 曹休闻言大笑,他以为许褚是在开玩笑,暗道此人真是幽默。 打了一场大胜仗,不求加官进爵,赏赐金银财宝。 反而求取肉糜干粮,这不幽默吗? 得亏这是曹休的心里话,若是叫许褚听见了,他一定会说你这是“饱汉不知饿汉饥”。 曹休身处兖州,一直待在李翊身边做事。 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好,当然不用忧心其他。 因为所有的烦心事,都被李翊给顶住了。 但许褚在汝南独自领导着义军,他可没有李翊能帮他顶住压力。 你们兖州推广了旱稻、水稻的种植,自是不怕饥荒。 可他们汝南先遇大旱,后逢蝗灾,再之后又赶上冬寒肆虐。 许褚是真的累了,心累了,他这是一个武夫,懂不得如何治理他的地盘。 所以他也希望能找一个真正懂行的人,带领他们走出困境。 就在两人聊得正起劲之时。 “马弓手黄忠拜见曹将军。” 黄忠提着“截天夜叉”何曼的头颅走过来,单膝拜道。 “诶!黄将军快快请起……” 曹休赶忙上前将之扶起,论资历黄忠可比他大了一轮。 这一拜让曹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。 “真是委屈黄将军了,李司马已经说了,此战黄将军一定会立下大功。” “待之后回去了,咱们在论功行赏,绝不会让黄将军的功劳就此埋没。” 周围的将士见着,都有些不明所以。 暗想这老卒确实勇武了得,但至于让曹休、李司马这么重视吗? 都已经一把年纪了,还有培养价值吗? 他要真有本事,岂会枉活五十岁才堪堪当个马弓手? 但只有曹休才知道眼前之人是尊大佛,是他曹休亲自跑到荆南带回来的大佛。 如果不是黄老将军执意要从底层做起,李翊恨不得直接把他提拔到顶级军官行列里去。 “……呵呵,区区小事,不足挂齿。” 黄忠捋着颔下胡须,对方才的战斗意犹未尽。 一旁的许褚见了,大声道: “老头……俺方才见你挺难打,赶明儿有空了,咱们比划比划?” “随时奉陪!” 黄忠也是个倔脾气,从不畏惧他人挑战。 曹休见两人一下子剑拔弩张,忙上前岔开话题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