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尤其是这名老属下,十几年为官,直到贪污之前,家中存款不过一百两纹银,简直比最低阶的士绅阶层还要贫苦。 或许,正是因为看到别人在朝为官,都能赚个盆满钵满,自己却要跟着李允山忍饥挨饿,久而久之早就不再认可这位上司了吧。 只是,这些线索虽然调查清楚了,却因为不能找到合适的人证物证,杨川一时也没办法给他们定罪。 而就在李允山被羁押的这段时日里,朝中许多臣子也都开始传起流言蜚语,说未来的大齐朝政迟早会只属于皇室贵族。 而他们这些靠着从基层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外客们,结局若好一些,或许还能给自己留下最后的清白之身,而后被贬为布衣,从此流落他乡。 若结局差一点的,只怕还不如李允山能在大狱中度过一段时间,顺便等待杨川的解救。 似一些不以杨川为伍之人,只怕一旦被皇室宗族定罪,下一刻就要直接奔赴刑场,死无葬身之地了。 若那莫须有的罪名严重的话,兴许还会牵连家人,随机诛灭三到九族。 此流言一经传出,立马弄得整个都城人心惶惶,女帝想要劝慰他们,却因不知从谁开始劝起,一时也变得更加忧虑起来。 自此,大齐朝政也到达了两年来最混乱的巅峰。 几日后,皇室宗族们也知道了杨川故意拖延时间办案,只为“给李允山洗白”一事。 当三方势力再次汇聚在朝堂上时,母氏一族请来了以林清远为代表的元老。 先帝一族则请来了一直隐居世外的大齐皇叔田光耀。 随后,则是由头铁的沈汪继续向女帝参奏。 “陛下!杨川不听劝告大兴劳役之苦,致使百姓皆生怨恨。而且,其任命的钦差大臣贪赃枉法,挪用朝廷饷银中饱私囊,陛下若再不制止,只恐大齐朝政会更加混乱啊!” “沈汪!你屡次在朝堂上污蔑我,今日若拿不出证据来,就别怪我杨川下手狠毒了!” 这一次,杨川彻底怒了。 一言既出,四座皆惊,就连女帝看向他的眼神,都带有几分陌生和惊骇。 第(2/3)页